非学校教育的挑战:一项大规模调查的报告(下)

原文:The Challenges of Unschooling: Report III from the Survey | Psychology Today

非学校教育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勇敢地面对社会规范。

发布于 2012 年 4 月 11 日 | 审稿人:Ekua Hagan

去年秋季,我和 Gina Riley 调查了 232 个孩子年龄在 5 岁以上的「非学校教育」家庭。本文是该调查的三份报告中的最后一篇。

第一份报告中,我介绍了调查方法,提供了参与调查的家庭的一些基本信息,并概述了他们对非学校教育的定义及其带来的益处

第二份报告中,我探讨了这些家庭选择非学校教育的各种路线,包括他们之前在传统学校教育和在家上学的经历,对孩子自然学习方式的观察,以及那些论述过自然教育的作家的影响。现在,在这最后一份报告中,我将探讨调查家庭在非学校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

对于初次接触这个话题的读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进行非学校教育的家庭,不会把孩子送去学校,在家里也不进行学校那样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他们不会给孩子定制课程,不要求孩子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也不用考试来检测孩子的学习进度。他们让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追求兴趣。同时,他们也会以多种方式为孩子的学习提供环境支持。关于非学校教育家庭如何实践这些理念,以及他们认为非学校教育对孩子和家庭的好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回去看看第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基于我和 Gina Riley 对调查问卷第 7 题的定性分析。该题为:「对你的家庭而言,在非学校教育中最大的挑战或障碍是什么?」

在分析的第一步,我们将回答中提到的挑战分为几个明显不同的类别。其中提及最多的类别是「社会压力」。它包括来自亲戚、朋友、熟人甚至陌生人的负面评价和批评,以及非学校教育者感到需要反复向不理解或不支持的人解释他们的选择。共有 106 个家庭(占 232 个家庭的 46%)在回答第 7 题时提到了这类挑战。实际上,对于其中 57 个家庭而言,「社会压力」是他们唯一提到的挑战。

父母在克服自己根深蒂固的「学校式」教育观念上遇到的困难,是第二频繁提及的挑战,我们将其标记为「父母思维的去学校化」。这一类别包括父母在非学校教育理念与他们习惯性的思维和反应之间的冲突,而这些思维和反应方式可能会破坏非学校教育的理念。共有 95 个家庭(占 232 个家庭的 41%)在回答第 7 题时提到了这个挑战。在下文中,我将通过引用一些示例来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类别。许多受访者同时提到了这个类别和「社会压力」类别,有些父母提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尽管采用非学校教育的父母清楚地看到这种教育对孩子大有裨益,但是他人的批评有时也会唤醒旧有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以为已经克服的恐惧重新浮现。这些恐惧可能导致父母开始试图控制孩子的学习过程,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破坏非学校教育的实践。

这两个频频提及的挑战类别都与社会规范的力量有关。我们是社会动物,很难做出有悖于他人眼中常态的行为。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些有害的习俗或仪式之所以能持续数百年,部分是因为违反规范所伴随的耻辱感或想象中的耻辱感。例如中国上层阶级的缠足和许多其他文化中的割礼。即使人们知道这些做法是有害的,他们仍然照做,因为不这样做会让家庭显得「与众不同」,从而被视为异类。学校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文化仪式。大多数人根深蒂固地相信,它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要对抗这种观念,不仅需要克服他人的负面评判,还要克服自己内心深处被学校灌输的评判。

其他类别的挑战比例远低于前两类。这些类别包括「时间/职业/收入」(父母无法在在家照顾孩子的同时追求自己的职业、挣更多钱或有足够的个人时间),有 45 个家庭提到;「找朋友」(为孩子找到合适的玩伴或找到有共同教育理念的人),有 18 个家庭提到;「法律问题」(因为法律或规定使得非学校教育不合法或难以实行),有 15 个家庭提到。虽然在北美只有 5% 的家庭提到了「法律问题」,但在欧洲这一比例为 33%(15 个家庭中的 5 个),在法国则高达 75%(4 个家庭中的 3 个)。

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包含了一些从问卷回答中挑选出来的引文,用来说明各类挑战。我知道并非每个人都会看完所有的引文,所以我想在这里提一下,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如果你是非学校教育家庭的一员,你是如何处理调查中提到的这些挑战的?或者你遇到了什么其他挑战?如果你不是非学校教育家庭的成员,你还有什么关于非学校教育的问题,希望这个系列的报告能回答?这个博客是一个讨论平台,无论是我还是其他读者,都非常重视你的观点和见解。我一贯更倾向于你在这里发表你的评论和问题,而不是私下通过邮件和我交流。因为在这里发表评论,你不仅是在和我分享,也在和其他读者分享。我会阅读所有评论,并尽力回答所有严肃的问题。当然,如果你有些话真的只适合你和我之间交流,那就给我发电子邮件。

现在,继续阅读。这些引文是对非学校教育家庭所面临的障碍的生动陈述。

说明「社会压力」类挑战的引文

  • 「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是应对他人。这个观念是如此的激进,我认为人们(尤其是家庭成员)很容易批评它。我厌倦了总觉得需要等到我的孩子成年,才能最终说『看,一切都没问题!』」

  • 「最大的挑战是要克服违背社会规范的恐惧,还有应对那些对我们选择持批评态度或不支持的远房亲戚。」

  • 「直到现在,我们还没告诉我丈夫的家人我们正在进行非学校教育。我们担心他们会感到恐慌,觉得有必要干预。我们不想为自己或孩子制造这样的紧张气氛。」

  • 「回答那些不理解的人,包括一些在家上学者的问题。比如,你孩子上几年级了,用的是什么教材,独生子女怎么社交等等。」

  • 「我认为我们面临的唯一真正挑战,就是处理其他人(特别是陌生人)的偏见和误解。当我们说我们在家教育孩子时(因为提到『非学校教育』通常会招致困惑的眼神),他们会想象我家客厅里摆着一排小书桌。他们还以为我们没有社交生活。每次在公共场合遇到人们说这些话,真的让人非常非常疲惫。此外,电视上有时会播放关于非学校教育的节目,观众可能会以为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节目通常夸大其词,通过剪辑将我们描绘成忽视孩子的、无知的父母)。我已经厌倦了回答像『嗯,艺术和音乐还行,但数学呢?』或者『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在现实世界里生存?』这样的问题。我并不总想成为非学校教育的代言人,尤其是当我只是想去超市买东西时!但我似乎常常发现自己不得不在这种场合下解释这些问题,有时真的让人身心俱疲。」

  • 「我想,作为基督徒,我们面临的是被贴上懒惰父母的标签。人们通常认为非学校教育就是不管孩子,将其视为错误甚至罪恶,这在基督教社区中尤为严重。他们认为上帝喜欢秩序。但讽刺的是,耶稣可能就是非学校教育出来的。」

  • 「我们最大的挑战来自双方的大家庭。他们对在家上学持反对意见,对非学校教育更是强烈反对。我们不得不和他们断绝来往一年多。现在他们看到[我们的女儿]『还好』。」

  • 「我最大的难关是优雅地应对与公立学校有关的朋友和其他人的交流。我有不少朋友是老师或与学校有关联,他们曾经认为(现在有时仍然这样认为)我们这么做就是蔑视他们和他们的努力。」

  • 「我的大多数朋友和家人的怀疑和公开反对,给我带来了巨大压力,让我们家与之前的社交圈子隔离。我学会了不提非学校教育,因为我的很多老朋友都不支持我的在家上学的决定,而我曾在他们面前提过非学校教育的几个人,他们都吓坏了。」

  • 「我女儿的父亲和继母非常反对我们的做法,甚至把她赶出家门,因为他们认为她会给其他孩子树立坏榜样。」

  • 「我的婆婆甚至不再关心她的孙子孙女,不愿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原因,因此他们基本上失去了一位祖父母。」

  • 「当我们第一次发现非学校教育,并真正开始探索其理念时,我很激动地想和家人、朋友分享。但我很快意识到,大部分人都不能(不愿?)理解,有些人甚至完全持反对态度。我已经学会用更接近学校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非学校教育,这样别人更能接受,觉得我们之间还能有所共鸣。」

  • 「应对那些完全不懂非学校教育的人所发表的无知或自以为是的评论,真让人疲惫不堪。」

  • 「别人,不管是朋友的朋友,家人,还是我们在公共活动中不得不打交道的人……他们质疑我们的孩子,审问我们,挑战、审视我们的动机。因为我们没有让孩子在传统学校学习国家标准课程,他们指责我们自私,或指控我们忽视孩子。类似的事时有发生,搞得我们心里也开始打鼓,感到害怕。」

  •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他人的看法。找到支持我们的人很难,特别是身边的人。我们的支持主要来自线下的一些会议和网上的社群……别人不理解、看不起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大多数人都局限在学校的思维定式之中,认为孩子不上学就不可能成才。他们认为像校园欺凌和做毫无意义的工作是通往『现实世界』的必经之路,而他们眼中的『现实世界』不过就是无聊、可怕、毫无乐趣可言的。」

  • 「我们已经放弃和家人讨论这个话题。以前,熟人和陌生人的看法困扰着我们,但现在我有了证据,证明我们的教育方式是有效的……但仍有人鸡蛋里挑骨头,比如说她错过了舞会,或者她不像其他『青春期女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表现得像个研究生,在别人眼中似乎是不正常的,好像我们得为她的『与众不同』负责。」

  • 「我儿子最讨厌跟那些反对的人解释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 「只要你做一些非主流的事情,你就不得不成为它的代言人。我并不想成为非学校教育的典型代表,也不希望我的孩子扮演这样的角色,但似乎别人的期望如此。」

说明父母需要摆脱学校思维来高效实践非学校教育的引文。

  • 「我儿子天生就懂得如何自学,但我们(我和丈夫)却需要摆脱很多旧思维!」

  • 「想到孩子们能『逃避』做数学、拼写练习、家庭作业,不用强迫学习『他们将来会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心里难免有些抵触。看到他们花大把时间在无结构学习上,哪怕明明看得出他们的确在高效学习,心里那股认为他们学得不够扎实的念头还是难以平息。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嫉妒他们不必像我们当年那样,忍受单调乏味、迷茫挫败,还有『社会化』(同龄的不良少年的影响),他们可以真正专注享受学习的乐趣。」

  • 「最主要的挑战是克服我自己的担忧,担心他们学得不够。我需要不断地让自己摆脱学校思维。媒体,还有家人(堂(表)兄弟姐妹、奶奶、阿姨们)总在暗示我,孩子们应该按照学校的进度掌握某些知识。我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他们总是在学习新事物,他们有着对学习的美妙热爱,他们不需要被别人的时间表束缚。」

  • 「哦,防止传统观念侵蚀我的思想是一大挑战:『电视有害!』『电脑有害!』『孩子五岁就应该会读书!』『电子游戏会让孩子变得暴力!』虽然你亲眼看到这些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发生,但听到这些言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很难不担心。」

  • 「对于我这种来自学术界的人而言,最大的障碍可能是我自己的学校经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自己摆脱学校思维,并放弃这种信念:认为『好妈妈』应该提供无尽的『教育』机会,否则孩子就注定平庸。我学会了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发现学习的机会,明白了学习根本和教学没有关系。」

  • 「避免强迫孩子去做我认为对他们好的事。这种做法从来没有好结果,而且破坏了非学校教育中固有的信任。这背后其实是出于担心:怕自己犯下了大错,怕孩子们得不到他们需要的。虽然这种担心明显是无稽之谈,但在最初的几年里,它还是经常无缘无故地出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女儿逐渐长大并证明她们自己是非常能干、热衷于学习的人,这种担心渐渐消失了,因为好处已经显而易见。」

  • 「最大的障碍就是让我自己摆脱学校思维。尽管我一直想要关注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我却很难放手不去寻求他们学习的直接证据(书面作业、项目等)。」

  • 「我发现自己的心里还有一些隐秘的角落,藏着过去的恐惧和成见。现在,我的儿子 6 岁了,他的小伙伴们都开始阅读了。我发现自己感到焦虑不安,随后又对自己有这些感觉感到自责。但现在,我正在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情绪——让它们自然涌现,意识到这只是过时的、基于恐惧的反应,然后让它们慢慢平息,看着我儿子如何用他的创造力探索他的世界。」

  • 「我得不断提醒自己,也让我丈夫来提醒我,这条路其实是行得通的。我自己曾是一名教师,这种方法完全不同于大学里教我们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

  •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克服那种自认为做得还不够的感觉——那些我焦虑地插手,试图让孩子们学点什么的时刻。我很快就后悔了。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学到的东西让我每天都感到惊喜。」

  • 「我发现,我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难题都是自找的……有时一切似乎太顺利,我就会怀疑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我是不是太懒了?天哪,那些练习册怎么办!自己的学校经历让我们很容易相信『有教益』的东西不可能有趣;如果又好玩又轻松,那肯定没啥教育价值!我之所以会质疑我们选择的道路,只是因为我没见过任何人在家上学,更别提非学校教育了。」

  • 「事实上,最大的挑战是我自己!我得跳出自己的老路子,很多时候都是如此。无论是担心他们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过长,还是担心『那大学怎么办?』,有时真的很难建立信任!但我最后总能想通,只要和我的任何一个孩子聊聊,就足以打消最顽固的怀疑论者的疑虑;他们口齿伶俐、富有同情心、积极参与,我不会改变他们任何一点,也不会改变我们选择的道路(除了也许一开始就不必去学校!)。」

  • 「我们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才是最大的挑战。来自亲朋好友的非议和指责,反而比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陈腐想法更容易应对。」

说明时间/事业/收入方面挑战的引文

  • 「钱、钱、钱、钱、钱。我不得不一直工作,有时候比别人还多。大多数时候,我在家做自由职业(我是作家)来填补收支差距。后来,我丈夫失业了,我就开始全职接自由职业的活,有时还需要到现场工作。有一年特别难熬,我在一个非盈利组织全职工作,一周有三天在家,两天需要去现场。那段日子非常艰难,虽然我的孩子们表现还不错,但我自己几乎累垮了。此外,我的孩子们的社交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的努力,开车送他们参加活动是一回事,但要真正融入他们的圈子,就得父母下功夫。当我工作时,我就无法做到这些,这意味着他们错过了一些机会。」

  • 「最大的挑战是钱——有太多想做、想看、想探索的事情,但资源有限,无法全部实现。不过,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单一收入家庭的限制下,在工作的父母不在家的时间里,寻找各种方法和替代方案,以满足需求、愿望和好奇心。」

  • 「时间——努力平衡工作和『父母的个人时间』。」

  • 「因为孩子们无时无刻都在我身边,作为妈妈的我很难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 「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安排好时间,因为家里孩子多,兴趣各异,要让每个孩子都能走自己的路,实在不易。」

说明交友方面挑战的引文

  •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交活动需要出远门,这挺累人的。要想找到和我大女儿年纪相仿的孩子,我们得去更远的地方。」

  • 「由于我们的儿子是独生子,而邻里的其他孩子都上学和参加课后班,我们不得不想办法让他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很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在我们找到几个本地(或附近)的非学校教育/在家上学社区并加入其中之前,要给他找到经常玩耍的伙伴确实挺难的。另外,因为我和丈夫都在家工作,忙的时候要平衡工作和照顾孩子,确保每个人和每件事都得到足够的关注,这也是一大挑战。」

  • 「我们住在乡下,孩子们想和当地人交朋友真是不容易。」

说明非学校教育面临的法律挑战的引文

  • [来自芬兰,那里哪怕是不上学的孩子也得参加考试。]「每次公立学校的考试日快到时,我们就开始紧张。那时候,我们通常会切换到『教师主导』的方式,努力教孩子一些应试技巧。」

  • [来自英国] 「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跟市政会沟通,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方式是有根据的。有时候,我也会突然感到不安,担心他们会突然来查看,要求我们出示『证据』。」

  • [来自法国] 「我们最担心的是年度检查。这里每年都有严格的监管,我们必须证明我们选择的、与学校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是合理的。」

  • [来自法国]「我们面临教育部门的严格监管,他们不认可在家上学,更别提非学校教育了。我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做法(这等于违法),或者迫于无奈放弃非学校教育的原则。按照法国法律,16 岁的孩子必须在每个学科都达到一定水平。如果完全采用非学校教育,很难确保孩子 16 岁时能达标。」

  •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我必须从孩子 7 岁开始每年为他进行一次标准化考试。我担心这会影响我坚持非学校教育的决心,因为州政府会对我们进行监督。」

  • [来自新罕布什尔州]「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州对非学校教育的要求。尽管新罕布什尔州的要求相对容易并且合理,但在一年中我们总有一种负担,感觉『应该找方法在作品集里加入这个或那个科目』。实际上,几年前我和我儿子曾三次在新罕布什尔州议会大厦外游行,以阻止一项立法的通过,该立法要求所有家庭教育者除了作品集外还必须参加标准化考试!我儿子在自己 14 岁时开始狂热地写作,不久后写成了一本完整的书稿,他最近给报纸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州要求如何侵犯了他自由学习的权利,因为他必须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涉及某些『科目』。」

尽管有如此多的挑战,没有一个回复者对他们的非学校教育决定感到后悔。想了解他们不后悔的众多原因,请回顾报告一报告二,了解非学校教育的益处以及引导他们走上这条路的经历。

此时此刻,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这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你的疑问、感悟、故事、观点都会被我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尊重,无论我们是否赞同。文章的原网址 Psychology Today 不支持评论了,但你可以在我的脸书上留言……关注我之后,我们可以讨论更多有趣的话题。(当然,鼓励大家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言——译者注)